奥密克戎的可怕和它的天敌—《闲话连篇》(40)
崔满红
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摘录自“静思有我”公众号的《奥密克戎和大号流感,区别在一个关键数字上》。文章很长,听他的音频都要半个小时以上。
“静思有我”是我喜欢经常关注的,有着正能量的公众号,但是他有个自己的风格——就是有点絮絮叨叨,婆婆妈妈,道理简单明了,篇幅却很长很长。
《静思有我》今天的这篇文章,讲的道理很常识——对中国读者说,但是又很重要,很有道理——对于中国伦理价值观下的抗击疫情,动态清零的大致方针,具有特别的观测视角和伦理价值。
所以,我把他的核心内容摘录出来,把其中最为重要的观点整理成千把字,供朋友们参考。
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说,香港这次奥密克戎流行期间,在死亡的8200多例病人当中,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我从另外的渠道得知80岁以上的死亡病例,占到了死亡总数的70%),另外90%的死亡病例有慢性基础性疾病。
以上数字说明奥密克戎更擅长攻击儿童这样的弱势群体。
在有些人口中认为只是大号流感的奥密克戎,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家伙,专找老人、孩子和有基础性疾病的弱势群体欺负。而对于正常的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尤其是接种了疫苗的青壮年,它大概率无可奈何。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一个新的伦理问题,那就是,在奥密克戎横行霸道的背景下,抗击新冠疫情有了一个新的含义,那就是我们这个社会,青壮年要不要努力地担当起保护老人、孩子和有基础性疾病的弱势群体的责任。
如果青壮年在面对奥密克戎病毒的时候,判断未来自己估计没多大事儿,而绞尽脑汁地编造理由呼吁我们放弃对病毒的抵抗,就意味着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眼睁睁的看到他身边的老人、孩子和有基础性疾病的弱势群体的人的死亡。—-虽然,他自己可能会活得好好的。
如果这些人是因为无知,那么我们应该好好地教育他们,讲清道理。如果这些人是别有用心,比如想自己自由一点,能自由地出去嗨,能自由地赚更多的钱,那他们就是良心坏了。
正常情况下,家里来了强盗,理应是青壮年挺身而出,无所畏惧,不怕牺牲,奋起反击,保护老人、孩子和弱者。
现在奥密克戎来了,我们的青壮年,不需要抄起家伙和强盗以命相搏,只需要服从国家统一管理,牺牲一部分自己的自由,也可能还要牺牲一部分挣钱的机会,就可以保护我们身边的老人、孩子和有基础性疾病的弱者。在这个搏斗的过程中,青壮年自身的安全风险是很低的。
世界上很少有这样的战斗,战斗者自身基本没有生命危险,却可以很好地保护老人、孩子和弱者的生命。
在这样的战斗中,我们也要当逃兵吗?
在这样的战斗中都想当逃兵的人,不管你在外面玩的多嗨,混的多开,当了多大的官,发了多大的财,当你回到家里,你有何面目,面对你年迈的双亲、年幼的孩子,还有哪些长期与你相濡以沫的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亲人?

摘录完了,说点摘录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有很多方面,其中耳熟能详的是两句话八个字——家国情怀,尊老爱幼。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行为准则。
中华民族正是有着这样两种精神,所以任何艰难困苦都难不倒我们——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新冠病毒,胜出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只是个时间问题——只要我们有再坚持一下的决心和信心!
不管新冠病毒怎么变异,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家国情怀、尊老爱幼——这个“天敌”面前,只有一个结果——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feno.com/9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