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业与主业相互支持的成语,副业与主业相互支持的成语有哪些?

6月29日晚上8点,外卖小哥杜杨虎结束了一天的配送,回到家打开电脑,他的副业紧接着开工。白天,杜杨虎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骑手,晚上,他成了坐拥6.5万粉丝的平台“大V”。近年来,许多务工者和杜杨虎一样,抓住社会发展的新机遇,大步迈入“斜杠青年”之列。他们利用闲暇时间,或增加收入,或发展爱好,将副业经营得风生水起。(7月1日 工人日报微信公众号)

斜杠”这个名称虽然新颖,但“斜杠”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新鲜。说到底,就是兼职、打零工而已。如果偏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在技术上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让副业形式更加灵活,让更多人有了从事“斜杠”工作的机会。

有些“斜杠”,实是正常不过的。比如外墙清洗这个行业,“太冷干不了,太热干不了,刮风下雨干不了”,行业的不稳定性,必然会影响务工者的收入。利用空闲时间从事其他工作,就能多一份收入。

“斜杠”虽好,但主业才是安身立命之基,这是“斜杠青年”必须清楚的事情。报道中的外卖小哥,发展副业曾给他带来不错的收入,“最火的时候,一天进账七八十元不是问题”。但花无百日红,到现在,收入也缩水到“每天几块钱”。这恐怕才是许多“斜杠青年”的常态。因此,外卖小哥决定转变策略,把更多心思花在主业上:“再不专心送外卖,房租都要交不起了。”这样的反思和经历,是值得更多人借鉴的。

有调查显示,拥有副业的职场人中,有一半人副业收入不到主业的20%,仅有约6%的受访者表示副业收入高于主业。如果外卖小哥是个例的话,这样的数据,值得更多“斜杠青年”深思。

当然,这并不是说,务工者就不能从事副业。发展副业不仅能让个体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回报,也可让社会闲置的劳动力资源价值最大化。但做“斜杠青年”,首先得主次分明。其次,主业和副业能够相互促进,是最好的;因为副业影响主业,很可能是得不偿失。最后,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稳定工作者来说,副业并非必选项。产生“副业焦虑”,大可不必,尤需警惕被副业“割了韭菜”。

也有人会较劲说,不是有人的副业收入高于主业吗?这样的情况,确实是存在的,这也是副业的另一重意义,发现自己的职业价值所在。因此,一旦副业发展更成功,也就意味着,副业就变成了主业,这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许多农民工,主业本就种植,但现在这个主业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就变成了副业。他们的副业,反而变成了主业。(关育兵)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feno.com/33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