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自媒体创作者怎么找工作,财经自媒体创作者怎么找工作的?

昨天被头条推送了一个认证为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的文章,看完后就一个感想,这文章充分体现了作者在财经领域几乎属于小白的存在,居然被认证为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还是个有83万粉丝的大V!这也太搞笑了。@一个坏土豆

财经自媒体创作者怎么找工作,财经自媒体创作者怎么找工作的?

整篇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没有一点经济知识,只有戾气。

第一个错误在于:这个项目和李嘉诚没有半毛钱关系。当时的50%的港资是中信旗下公司而不是李嘉诚的旗下公司(作者可以去查询下中信的背景)。作者为什么要扯到李嘉诚?一种是作者获得的信息就是错误的,可是作为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基本的信息核实都不做的吗?另一种猜测是作者感觉拉上李嘉诚流量就高。所以信息正确与否无所谓了。

当然这个错误属于信息未核实的错误,只说明作者写作不严谨。可后续的错误就完全反映了作者在财经领域的无知了。

第二个错误在于,作者说在2004年港资能以9亿的价格获取补偿,可当时贪心开价13亿,没有谈拢,在盐深二隧道建成后,在2011年只能以2.5亿的价格获得补偿。吃亏吃大发了。可问题在于一般有点基础财经知识的人都会算这笔账:在这7年多的时间里面,原来的梧桐山隧道每天的平均车流量在4万左右(这个有相关数据的,隧道设计流量是日均6万,高峰期是日流量5万)这期间,每天的通行费在70万左右,年收入2.7亿,扣除每年3000万左右的管理和维修费用,港资这期间获取的通行费应该高于7亿。这么算起来,他吃亏了吗?

第三个错误在于,按坏土豆的表述,深圳市政府属于是为了逼迫港资而决定建隧道二,这可能吗?当时主要的考虑还是车流量预计会突破原隧道的设计标准而兴建的吧。否则无法解释明明在当时13亿就可以搞定的事情,要花23亿(20亿建设费和2.5亿梧桐山隧道收购款)来搞定!还少了7年多的通行费!这一进一出差了15亿以上!这种思维方式感觉就属于是:我没好处,那我不惜代价的让你也没好!这种思维方式感觉多存在于街溜子当中。而这种思维方式是不会存在于开放前沿的城市的领导中的。所以估计当时决策要上隧道二工程的深圳市领导们看见坏土豆的说法,会感慨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吧!

看到这样的文章,感觉和原来看到的公知的文章没有区别,都是以错误信息和断章取义来误导读者,夹带私货。区别在于原来的公知们属于极右翼,而现在活跃的大V们属于极左翼的。不妨称呼为左翼的公知吧。而且感觉左翼公知的危害不会比右翼公知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feno.com/20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