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优缺点,自媒体的不良现象?

今天看了刘宅宅的一篇文章,作者以自嘲的口气,反思自媒体的整体倾向,深刻、透彻、真诚、坦白。如今,像刘先生这样敢于在大众平台上自我剖析的自媒体人,真的是凤毛麟角,实在是难能可贵。

对于自媒体“反智”,作者这样写到:

一句话定义就是:为了哗众取宠,故意装傻说些很愚蠢的话,就是反智

自媒体干的活,本质上就是“以口辩移人”,由此带出来的核心问题也是一种逻辑必然,即向俗、浅、浊倾斜,乃至跟编与骗靠拢。例子太多了,俯拾即是一刷就来,都没必要特别列举。比如前些日爆红的“炼术士”,不怕撄锋于众,那就有反智的一面。

平日发文,可说是日常性反智,积久乃成家常便饭。我写过太多的东西,都是自己觉得装疯卖傻好笑的;也有太多的言辞,是虚虚实实遮遮掩掩搞二重唱;还有一些公共议题,心中明知是很正义的,也有心吆喝助阵,可怯弱心上来,立马就溜溜地往回缩,一下子退回明哲保身窟藏身起来了。

我不禁为刘宅宅的大胆“自黑”心生钦敬,也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下自媒体存在的问题击掌叫好!

叫好之余,也在评论区做了点评,得到了刘先生的回应,他说自己只是末流,确实看到有水准能坚持的,基本上都退场了,言语中透露出自己对这种现象也是无能为力之感。

自媒体优缺点,自媒体的不良现象?

这正是我所担心的。我原本以为,自媒体人,特别是像刘宅宅一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类自媒体人,一定能看到当下自媒体存在的这些缺陷,如果能努力不讨好流量,多写些真情实感,多发表真知灼见,就可以慢慢地扭转平台流量观念,这样,真正的好文章就能够逐渐赢得流量,那些反智文章也会渐渐失去市场。

头条像一个生态系统,充斥着大量各层级的参与者,头条给普通百姓提供了一个发声的平台,这一点是头条的最大特征,凭借这个特征平台也得以迅速壮大。但反过来这一策略也伤害了一些真正有水平的作者,他们费尽心思写出来一篇文章,因为得不到大量普通百姓的喜欢,所以也得不到流量的青睐,收入往往还不如一个搞笑的视频,或者一个几句话的微头条,甚至一张随手拍的图片。这种结果,大大刺激了这些高质量作者的神经,他们本是想在头条挣一点钱的,久而久之,心灰意冷,退出头条完全情有可原。

殊不知,头条的所有收入,都来自广告,曲高和寡,博不住眼球,带不来流量,按头条的生存法则,这是迫不得已的事。但久而久之,头条就失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参与者,不能成为一个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一流平台。

另外,大量高水平者的离场,平台会成为个别长袖善舞者收割百姓流量的舞台。头条的决策者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一定会有所行动,比如引进高质量商品广告,让头条生态向更高层次扩展,有侧重地对高质量作品投放流量。

另外,也呼吁高水平的创作者,要像延安时代的知识分子那样乐于和老百姓水乳交融,留下来,共同参与,让头条成为一个既能包容市井百态,也能容纳高质量文化的良好文化生态。

诚如是,则人民幸甚,头条幸甚!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feno.com/16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