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怎么开始,新手做自媒体怎么开始?

人人都想过自己的理想人生,可是到底该如何实现呢?

日本著名的文案大师、畅销书作家山口拓朗告诉了我答案。

听完他的分享,内心十分滋养,心中仿佛有一束光照了进来,让我对当下的写作和自媒体有了更多的信心。

正在读文章的你,如果也正处于低谷期,如果也在做自媒体这条路上看不到希望,不妨来听一听他的分享

他是日本著名畅销书作家山口拓朗,已经出版了《九宫格写作法》《一学就会的爆款写作课》《说话之道》等在内的25本书, 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出版,读者遍布世界各地。

自媒体怎么开始,新手做自媒体怎么开始?

他钻研写作20余年,多次受邀到政府、企业、大学进行讲座,获得业界高度认可。在他的讲座中告诉我们,只要发自内心地做自己最喜爱的事,发自内心的分享和帮助别人,不断在此过程中打磨自己,就能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理想人生。

01. 多分享

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90年代,山口拓朗先生在读大学,他在日本街头自弹自唱自己写的歌,他很享受这个分享的过程。而在分享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女孩,一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后来成为他的太太,他的灵魂伴侣。

图片

山口老师说,如果当初他只是一个人默默地写歌和唱歌,他怎么可能遇到一生的伴侣呢?如果他后来没有在博客上公开写作,他怎么会被更多的人看到,并且受邀出版那么多畅销作品呢?

这就是分享的力量。

当你喜欢一件事时,你不妨多分享,这样就能遇到更多和你同频的人,志同道合的人,你的人生就会有转机。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只要你愿意分享,你就能被更多的人看见。

02.

写作不是一种才能,

而是一种技能

山口拓朗这样一位写作与表达专家,他是不是天生就会写作呢?

其实不是。

山口老师毕业后入职了一家出版社当编辑,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他写的文章不是被退稿,就是被打回修改,满是红色的批注。

连续3年都处于打击之中,换作别人早就开始放弃了。可是,山口老师做了两件事,扭转了自己的人生困境。

一,他按照对方的意见,一条一条地修改红色批注;

二,将杂志社优秀前辈的文章抄下来,一遍一遍地学习。

就这样,在当编辑的第6年里,他写的文章终于不被退稿了,也不再有红色批注了。

写作不是一种天赋,更多的是一项技能,像开车、游泳一样,需要不断地练习。

山口老师在写作的这条路上走了6年,才达到了“不被退稿”的水平,而你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了多少年,有没有耐心花上5-6年时间好好地打磨自己的专业实力呢?

03.

让自媒体放大你的才能

2009年,山口老师开了自己的博客。一开始,他也只是断断续续地写日记。

后来,他下定决心要好好地写。于是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到底有什么擅长?有什么能跟别人分享呢?

他想到了写作。自己曾经是一个写不好文章的人,后来变成了擅长写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更多不擅长写作的人,他们需要写作,何不将自己的写作方法和经验分享出去,帮助更多的人呢?

于是,怀着莫大的热情,他开始在网上公开分享。

6个月后,他不断地收到读者的反馈:看了他的博客,文章写得越来越好了。

这让他十分地高兴。同时,他也不断地收到政府、企业和大学的分享邀请以及出版社的出版邀约。

就这样,山口老师一步步地成了一名商业撰稿人,一名作家和一名表达专家。

在这个人人自媒体的时代,只要你在某一行业积累了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只要你愿意分享,就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04.

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

你会越分享越上瘾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说,我也想做自媒体,可不知道该分享什么,该怎么办?又或者你分享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坚持不下去了,该怎么办呢?

山口老师说,想要做到持续分享,就要找到自己的风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定位。找到自己的定位,需要考虑3个要素:

1.你最喜欢的事是什么?你是否真的喜欢?

2.你最擅长的事是什么?有什么是你不费力就能做得比大家都好的事?比如,有些人擅长做饭,有些人擅长收纳,这些都能分享出去。

3.你能在持续分享这件事的过程中感受到喜悦吗?比如,之前我们社群的Sophy老师,每天都在为我们分享身心灵的内容,能感觉到她是真正的喜欢这件事。

喜欢、擅长、快乐,这3个要素都满足后,你在分享的过程中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你不会再有这样的烦恼:写不出有价值的东西,发出来的文章没有人看,没勇气迈出公开分享这一步……

因为你正在做的这件事情本身就自带能量,就是在滋养你的,你就无所谓坚持了。

05.

先照亮身边的一个角落

许多人在做自媒体的时候,就幻想能一步登天,有朝一日成为大V,出书,年入百万,站在更大的舞台上。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大V,但是人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山口老师说:先把自己站在的这个角照亮,点亮身边的这个角,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照亮全世界。

“照于一隅,此为至宝”是他人生中的座右铭。

分享你喜欢的、擅长的、乐在其中的事情,在属于你自己的角落发光发热,你就是有价值的,你的人生就会特别地有成就感。

对于你不擅长的,你可以去向别人学习,一步步地让自己变得更好。

06.

五步教你渡过漫长的黑暗期

做过自媒体的人都知道,即使想要在自己的领域被人看到,也需要走过一段漫长的黑暗期:

看不到读者的反馈,看不到想要的结果,文章或视频没有人看,推广的产品卖不出去……

到底要如何熬过这段时期呢?山口老师有5个建议:

(1)不去和他人作比较

向他人学习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好,但这也会让我们陷入比较的旋涡中,羡慕别人而贬低自己。

而随之而来的会有一些嫉妒、愤恨或者是妄自菲薄、悲观泄气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一旦累积,就会想要放弃。

因此,不要和别人比,只要照亮身边的一部分人就好。

(2)每一次投稿=一次自我成长

做自媒体是很考验人的耐力的。当你苦心写出的文章没有人看,没有人转发,宣传的产品卖不出去你就会失落,甚至怀疑自己。

不妨将每一次的投稿当做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当自己通过搜集资料、整理思路,将信息有逻辑地表达出来得到一个成品,这本身就是一次挑战。

每一次发表的文章或作品,都将自己打磨了一次。即使没有人看到,也没那么重要。因为你已经从中获得了成长和喜悦。

(3)有乐于奉献的精神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向他人分享的。

其实做自媒体,不仅仅是展示自己的知识、经验,还可以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为他们带来情绪价值。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自己没什么擅长的,但是我们可以向下看:在你之下,总有那些不太擅长的人,你的知识和经验是能够帮助得到他的。

而你越是帮助别人,你成长得越快。因为,帮助别人是会上瘾的,你会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帮助更多的人。

(4)没有失败,只有反馈

当你开始写公众号,没有人点赞、关注和转发,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很失败。

其实,这并不代表失败。

这只是一种反馈,代表着你的主题或者你的表达方式读者不太愿意接受,那么你不妨接受这种反馈,不断地寻找新的突破。

(5)把梦想设置为正在进行时

对于人生理想,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未来的5-10年,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等我赚到人生中的第一个xx万就好了……

其实,这些人只是未来或者活在痛苦里。他们的梦想可能离他们很遥远,而他们现在做得一点也不快乐。

山口老师说,梦想不是要放在遥远的未来,而是要落实到现在的行动中。当你开始为梦想而努力时,你的生活就会改变,你就离梦想就会越来越近。

也不要说,等我怎么怎么样,我的人生就好了,那样你永远都不会好。

因为此刻的你是活在痛苦里的,你的快乐在你实现目标后的某个未来。

活在每一步的行动中,活在你的梦想里,将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导向实现梦想的每一步,你就会越来越接近自己的梦想。

接近梦想,接近理想的人生,就从用心地写好每一篇文章,用心地发好每一个视频,用心地做每一次分享开始吧!

06.

比起关注眼前利益,

持续积攒信任更重要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一个免费社群,每个工作日都会做一些分享,这其实挺耗费时间的。有一些朋友替我感到不值,建议我做成付费社群。

其实,我并没有觉得不值。虽然它是免费的,可是在这个5个多月的陪伴里,我倒逼了自己的成长,还因为持续分享优质内容,积攒了朋友们对我的信任。尽管看起来我什么都没有得到,其实我却得到了最宝贵的东西——信任。

就像山口老师说的:“10年前,我们靠好产品成交,但是10年后的今天,我们靠信任成交。

如果你的文章或是作品能够长久地位别人带来价值,让别人有获得感,他们就会信任你,会购买你的产品。多帮助一个人解决问题,就多了一份信赖存款。”

不要只关注眼前利益,而是要持续积累信任。

07. 提高文章力,

就是打磨人格力

山口老师说,写作的核心就是传递自己的人格和品质。

读者在百忙之中抽时间看你的文章,这是多么宝贵的一件事。如何才能不辜负他们的时间,让他们的生命因此变得更好呢?

因此,他将每一次文章的打磨当做是人格的打磨。每一次写作时,他都在不断地思考:读者们到底在烦恼什么,如何解决他们的困惑呢?

就是在这样极致的利他过程中,他收获了读者的信任,用文字点亮了别人的生命。

自媒体就是打磨人格力的最好平台。自媒体,“自”很重要。你向大众展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你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更重要。

只有人格力好的人,才能做好自媒体。

因为这样的人会时刻都想着如何去帮助别人,自然能打动更多的人。人格力不好的人,想的都是自己,传递的都是负能量,自然无法感动别人的。

因此,与其说我们在写作,在做自媒体,不如说我们在打磨自己的人格力。

将人格打磨好了,自然会受到大家的喜爱。

08. 当遭遇质疑和批评时,

要学会转念

相信每一个做自媒体的人,都会听到一些不太友好的、刺耳的声音,到底该怎么回应他人的批评和质疑呢?

山口老师说:如果有人愿意批评你,你反而应该庆祝。当你有一批固定的批评者时,那表明你是受到关注的。而你需要转念:在这些批评者的背后,还有10倍、20倍的拥护者。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

同时,我们要将每一次公开输出当做是一次经历,一次学习,一次成长,也就无所谓失败了。

当别人批评你,你感到心痛时,恰好表明别人说的是对的。你不妨接受别人的意见,想办法做到更好,这就是一次成长,一次进步。

将批评当做是反馈,将困难当做学习的机会,怀着这样的心态的人,只会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09.

没有什么是应该的,

感恩和接纳一切

山口老师如今已经50岁了,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看起来跟30岁一样。他的生活难道没有烦恼吗?他是如何应对这一切的呢?

那就是接纳和感恩。

生活中的他几乎从不生气,甚至连负面情绪都没有。他常对自己说:把“没有什么是应该的”从你的字典里删除,感恩生命中出现的一切。

当他和妻子意见不一致时,他欣赏对方跟自己不一样的观点,并虚心接受她的宝贵意见。

当他的学生拿来作品给他看时,即使对方写得再烂,他都第一时间回馈赞美和激励对方,然后想尽各种办法去帮助对方。

当他大三的女儿告诉他自己怀孕了,想要退学作为单亲妈妈将孩子抚养长大时,他平静地接纳一切,尊重女儿的决定,并且想尽办法来帮助女儿一起面对这个困难。

这就是心怀感恩和接纳的力量。

当一个人虚怀若谷地接纳对方的不同意见,抱着欣赏的眼光看待身边的每个人时,他是包容万物的;

当一个人接纳生命中一切,将困难和挑战都当做是学习的机会时,他是不断向上成长的;

当一个人怀着一颗帮助别人的心,一心想着照亮身边的角落时,他是闪闪发光的。

写在最后

在短短1个多小时的分享里,我看到了一个热爱分享、利他、喜悦、包容、奉献、向上、感恩、接纳的山口拓朗。

在他的生命中充满了如此多的正能量和美好品质,他的人生怎能不富足、不滋养、不闪闪发光!

理想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大概就是山口老师这样的吧!

也许你的人生不需要写作或者做自媒体,但要想达成自己的理想人生,你一定要随身携带这些优秀的品质,让他们来滋养你生命的每一天。这样你的人生就是富足的、向上的,不断接近理想的人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feno.com/16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