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写作技巧:还原生活现场的形象写作
自在老蛙
2022.10.18
读者喜欢读什么样的作品?对于偏向于文学艺术的读者来讲,形象生动,一定是读者所喜欢的。
作品要追求形象、生动,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才会调动读者的参与兴趣。读者调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再造想象,进行二次创作,才会喜欢上这件作品。也才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里面有个基本的心理学原理。我们每个人的大脑有个特点,就是喜欢陌生化。越是新奇的东西,我们的大脑就越喜欢,喜欢这种刺激。如果让你连续三年到同一个地方旅游,估计谁都不愿意。为什么?就是大脑的这个陌生化特点在起作用。同样的,你的作品越形象,越能满足大脑的这个需求,就会越受人喜欢。

还原生活现场,进行生活场景的描绘,是一种不错的创作方式。
比如写僧院道房的生活,有这样两个词:晨钟暮鼓、黄卷青灯。
我们试着利用这两个词的关键信息,展开僧人的生活现场。敲钟的场景,击鼓的场景,灯下读经的场景。要特别注意这个“黄”字,既可指黄色的经卷,也可指老旧的经书发黄。

一声声晨钟脆响,悠扬复悠扬,敲醒了僧人的美梦,也敲醒了僧院的天空。一声声暮鼓咚咚,结束了一天的忙碌,也即将开启一场新的梦想。僧房内,一盏青灯跳跃,一沓书卷发黄,僧人的心在这青灯书影中,徘徊留恋。
日复一日,化得是缘分,食得是斋饭。
这晨钟暮鼓,敲出的是静寂回声,更是寡欲清心。
如此还原,仿佛回到了僧院之中,带读者体悟一番。

其实,我们的汉语成语,相当多的是对生活场景的提炼而成的。表达简洁精练,一语传神。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对于读者而言,这些过于精练的成语,反倒不容易接受到那种活生生的生活气息。
比如:柳绿花红、你追我赶、千军万马、水秀山明、张灯结彩、坐井观天、走马观花、
骑马找马、瓜田李下、落地生根等等,均可以通过还原生活场景,写出形象生动的内容。
不妨多试试这种方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ngfeno.com/13465.html